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产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详细内容

数字人能否吃上主播饭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虚拟数字人正在成为电商界的新宠。他们拥有栩栩如生的面容、丰富的表情动作、真实的对话声音,大有替代真人主播的架势。前不久,某头部MCN机构宣布加码数字人直播板块,各大主流短视频和电商平台也纷纷出台相关倡议、推出官方数字人,足见业内将AI融入直播电商场景的热情。

事实上,不只是在直播带货领域,虚拟数字人早已频繁出现在演唱会、景区等诸多场景中。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主播账号近1.4亿,其中虚拟主播占比高达40%。从数字前台、培训讲师到带货主播、虚拟偶像,虚拟数字人化身各种角色,承担起真人主播曾担负的功能。

虚拟主播受到热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优秀主播非常稀缺。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直播人才缺口为800万人,这一数字预计在2025年将增至1941.5万人。在巨大的人才缺口下,虚拟主播被视为填补角色的最佳选择。

成本更低是虚拟主播热度持续攀升的内在驱动力。特别是对于规模庞大的中小商家,他们想做直播电商却受制于制作门槛高、精力有限、表达能力欠佳等问题,传统真人直播间意味着高昂的人工、设备、场地、运营等成本,而拥有一个数字人分身只需要千元到万元,简直不要太划算。

不仅如此,数字人还不知疲倦,主打24小时不间断直播,帮助商家捕获零散时段的自然流量,可谓降本增效、一举多得。尽管很多人对虚拟主播的成交转化率有疑问,但考虑到其低廉的成本,部分场景下的带货数据依然可圈可点,有的方面甚至优于真人主播。

但是,据此就得出“数字人吃上了主播饭”的结论还为时尚早。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共识是,数字人降低了主播的门槛,但没有降低直播的门槛。口型对不上、音画不同步、动作不自然、问答反馈慢……这些客观存在的痛点都指向一个问题,就是虚拟主播缺乏真实感、交互性不足,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即时互动是直播带货完成交易转化的关键一环。数字人要想真正吃上主播饭,尚需持续努力。

一方面推动行业去噪,以不断的迭代创新推出更智能、更优质的数字人,为消费者创造更贴心的体验。数字人制作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动作捕捉等多个技术领域,其质量和逼真程度依赖大量的数据采集和模型优化。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优质的虚拟主播足可以假乱真,正在改变消费者对虚拟人的刻板印象。但不可否认,多数直播间充斥着良莠不齐、效果一般的“假人”主播。高歌猛进的集体繁荣之下,迫切需要数字人企业专注技术和创新。

另一方面找准数字人的应用场景,让虚拟主播和真人主播互为补充、共同唱戏。虚拟人在本地生活、跨境电商等领域蕴藏着不容小觑的潜力,原因就在于消费者对景区门票、酒店优惠券、团购套餐等标准化产品有一定信任基础,不需要真人主播反复游说介绍。而美妆、服饰等需要主播亲自示范、展示效果的品类,真人主播显然更容易与消费者建立连接。这启示我们,直播带货既要用好数字人工具,推动虚拟主播在更多契合的领域释放价值,也不能忽略真人主播的独特优势。期待行业以包容之心创造更多虚实共生的直播新体验,帮助商家在竞争中抢占新机遇,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