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倪光南院士: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 努力建设网络强国

本文刊登于《网信军民融合》杂志2018年2月刊

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网信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发展,已经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网络强国建设从建立组织、打牢基础、完善法规、推出战略,已经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网络安全产业从小到大,已经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起点上建设网络强国,需要我们将“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纳入十九大精神学习之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系列讲话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以明晰要求、坚定信念,进而踏踏实实一张蓝图绘到底,推进安全可控的网络强国伟大工程,塑造良性发展的网络安全生态环境。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一、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晰网信事业发展的两大要求

2016 年 10 月 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这个明确的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突出了发展网信事业的两大要求:保障网络安全和构建信息技术体系。这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网信事业、建设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

众所周知,“发展是硬道理”,而在网信领域,还应当加上“安全也是硬道理”这一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遵循这个指示,我们应当在网信事业发展中,将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从一开始就将网络安全放在首位,而不是只讲发展,不讲安全或者先讲发展,后讲安全。

同时,网信事业的发展必须围绕着构建信息技术体系的任务。因为在网信领域,单项技术、单个产品或服务等等,往往不成气候,只有当许多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彼此互为支撑,形成信息技术体系,并与经济社会环境相融合,构成生态系统,才能生存和发展。实际上,在网信领域,市场竞争说到底是各个技术体系(及其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

二、认真学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经验,牢固树立“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的坚定信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的成功范例。众所周知,卫星导航系统是网信领域的一个重要技术体系,过去该领域被美国的GPS 系统所垄断,我国不仅只能使用低精度的导航信息,而且存在着被关、被误导的风险。为此,有关方面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成功地构建了安全可控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于北斗系统需要融合航天技术和网信技术,其构建难度绝不在构建其他网信技术体系之下,因此“北斗”成功的经验也表明,今天中国已经有能力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自主创新,构建网信领域的各个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

2018年2月12日我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

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

这里,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试想,如果当初“北斗”不是立足于自主创新,以构建安全可控的卫星导航体系为目标,而是寄希望于“引进”或与外国“合作开发”GPS,那么,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北斗”。虽然在早期,“北斗”的技术确实不及GPS,更没有成熟生态的支持,但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目前北斗三号的技术水平已经可以与GPS 同台竞争,“北斗”的生态也已初具规模,正在欣欣向荣地继续发展。可见,哪怕是开始时技术不如外国、生态支持缺失,但只要勇于创新,勇于攻坚克难,在网信领域这个新兴的、创新最活跃的领域,成功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的机会是很大的。如果说要学习“北斗”,那么首先就要树立“北斗”那样的创新自信!

应当指出,不应把“开放创新”片面理解为“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不应把“命运共同体”片面理解为“我中有你”。实际上我们主张开放创新、包容互惠,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我们主张“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仅要“我中有你”,而且要“你中有我”。请看,现在北斗的服务正在扩展到全球,最近中美两方签署了《北斗与 GPS 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可见,只有大力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贯彻“开放创新”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反之,只搞引进,不搞创新,把开放当成依赖,以贴牌代替研发,那就永远不可能成为网络强国。

三、看清桌面计算机信息技术体系之争的本质,扎实推进“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的伟大工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网信领域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技术体系,此外,还有其他的信息技术体系。其中,包括桌面计算机技术体系。当前我国的这一领域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信息技术体系之争。如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这个领域是被Wintel 体系所垄断的。所谓“Wintel”(文泰来)是指由微软的Windows 操作系统和英特尔的CPU 所引领的技术体系,至今已有20 多年的历史,它已经拥有成熟的生态系统支撑。

鉴于Wintel 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不开放,也无法用钱买到或用市场换到,我国政府和重要领域使用Wintel不仅将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而且在网络安全方面具有重大风险。为此,早在制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 2020 年)》时,就确立了一个“核高基”重大专项,旨在发展“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

虽然鉴于当时的条件,还没有明确提出“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的口号,但实际上要用国产的CPU 和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来替代“Wintel”是其主要目标。不过当时有人认为,这样做不“合算”。他们说,外国公司花了上千亿美元开发出了Windows 操作系统,我们用千元人民币就能够买到,何必自己去开发呢?

幸而通过论证,最后还是确立了“核高基”专项。但后来在实施中,仍有人用国家的钱去支持发展外国所垄断的Wintel 体系的技术,例如有一项核心技术的经费大部分被用于发展Wintel 体系,仅有小部分经费用于发展自主体系,这种本末倒置现象完全背离了“核高基”的初衷,违背了“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的大方向。

2016 年4 月19 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结合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我们在桌面计算机信息技术体系方面进行的也是一场伟大的斗争,必须以伟大工程的战略魄力,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指示,实现“弯道超车”。

四、增强网络安全的制度保障,持续塑造“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的生态环境

实践表明,为了切实贯彻实施习总书记关于网信工作系列讲话的精神,包括落实“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的指示,需要增强制度保证。近来,有关方面提出了实施“多维度测评”的建议。所谓“多维度”是指这种测评不但包括了“质量(功能、性能)测评”和“安全(往往涉及等保、分保)测评”,还包括了“自主可控评估”。这是为了确保被测项目能满足自主可控的要求,而自主可控正是安全可控的一项必要条件。

现在国家《网络安全法》已经生效,其配套法规《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也已出台,规定“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信息系统使用的重要网络产品和服务,应当经过网络安全审查”。不过,仍出现了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的产品混入政府采购的情况。例如在中央政府采购网上,未通过安全审查的“Win10 政府版”赫然在列,虽然其价格高达1298 元(是国产操作系统的四倍),居然也已销出了上千份!可见加强安全观念和法制观念教育是多么必要。

总之,当前正是我国网信领域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的关键时期,在桌面计算机领域,自主可控技术体系正在逐步替代Wintel 体系。按照工信部的评估,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自主可控软硬件已基本达到“可用”阶段,正在向“好用”阶段发展。所以在技术层面上,到2020 年实现在政府领域替代Wintel 体系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当然,我们也不能低估20 多年来Wintel体系所形成的强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上述“Win10 政府版”混入政府采购事件就是明证。

四年多以前的2013 年12 月20 日,习总书记在中国工程院一份建议上作了一个重要批示,为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等信息化核心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为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指明了路线和方针。两年前的2016 年4 月19 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一方面,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我们不拒绝任何新技术,新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只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我们都不拒绝。

今天,我们应当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批示和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加快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努力实现建设网络强国的伟大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