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杨学山:新形势下的智慧城市建设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再次参加“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今天就“新形势下的智慧城市建设”这个主题向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的一些看法。今天想讲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怎么看“新和旧”;第二个方面,智慧城市的逻辑框架应该是什么样的;第三个方面,我们对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具体的做要怎么看。

第一部分,新和旧。我看到今天这个会议有一个环节就是新型智慧城市的讨论。我也关注到我们现在有一些部门正在为智慧城市推进加上了“新型”这个词。

所以“新和旧”怎么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其实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时间的单行道,也就是说时间是一直往前的,没有往回走的,因为时间是单向的矢量,所以它永远有新和旧的问题。所以我们看“新”主要是看需求和支撑需求的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把握“新和旧”的关键问题。而不是说像我们过去经常碰上的事情,有了新就把旧的扔掉。所以我始终说,“新”是一个相对概念。你今天有“新”,明天还有“新”,因为时间是单向的矢量,谁也不能改变,城市也是一样。 

对于今天来说智慧城市的发展,确实从需求和技术的角度有一些新的东西,而这些新的东西都是通过旧的方面发展起来的,“新和旧”之间是没有一刀可以切断的,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以说,无论是电子政务也好还是智慧城市或者是其他事情,我们看“新和旧”,主要是看技术特征有什么变化、需求有什么变化、我们做的事情由此会产生什么变化。如果这个变化足够大的话,就好像有一个新台阶,就叫“新”。如果这个还在继续过程中,那么我们还需要往下走。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来看“新和旧”就比较主动。“新”从技术角度看,主要是信息技术使得智慧城市的很多系统或者是事物的发展有了新的技术支撑。而这个技术支撑使得我们做智慧城市要解决这些问题时能够更方便。

因为信息技术发展里的处理技术,第一是能力增强了,第二是小型化、可靠了,所以使得原来要做智慧城市花很多钱的话,现在钱就花的少多了。第二是信息网络终于在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支持下变成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变成了一个基础设施,变成一个谁都可以用的平台。我们20年前要做一个全国的信息网络的很困难。但是今天不同了,因为网络已经变成基础设施,变成大家都可以用的几乎免费的平台。“几乎免费”,作为提供方还是要掏钱的,但是作为应用方就是几乎是免费的。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就是传感器,传感器大家都在用,用的结果是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这样城市就可以感知,成本就低了很多。你们想一想,摄像头在开始的时候,一个摄像头要多少钱,它的分辨率是多少。跨不同摄像头的标准有多难!那么今天你看是什么情况,多么容易。所以传感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次是数据技术。今天我们叫它大数据技术没有问题。不管怎么说,处理由于传感器带来的数量的剧增和不同数据类型,我们有了新武器和新工具。这种新的武器和新工具使得智慧城市必然要处理的不同类型的数据和大量的数据,在技术上又有了新的支撑。除此之外,因为智慧城市通常需要比较复杂和规模比较大的处理能力、处理资源,然后我们气象局才能用到的大规模数据处理,结果智慧城市很多地方也会用上。现在由于有了云计算的架构,有了新的和原来不一样的计算架构和计算资源的利用方式,所以也方便有利,所以说信息技术为我们智慧城市更好的发展有了新的支撑的环境。尤其是我们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可以看到智慧城市可以在一个新的技术平台上来发展。

第二个方面,就是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这几年,我们讲新常态。其实有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把很多问题累积起来,累积起来就会产生新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些新的问题和新的办法,智慧城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方面,不是所有的方面,但是它确实可以给我们解决一部分问题。所以说交通拥堵的问题、如何解决医疗健康水平的问题、教育的精准化的问题等问题也急需解决。因为城市大了,汽车多了、网络多了,城市变化快了,因此管理就需要新的手段。所以我们需要有更加快的、更加综合性的系统来应对这样的问题。这是新和旧。但是所有的这些问题我们看到,城市发展每一个问题是今天爆出来的,是在时间轴上不断积累的。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个延续性,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句话。确实有新,但一定是延续过来的,没有断电,永远没有。因为城市没有断电,所以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要用断电的方式来做那肯定是不符合规律的。

第二部分,在这样的状态之中,看一下智慧城市逻辑分析思路与逻辑框架应该是什么样子。这只是我的一个初步想法,自己都没有来得及认真真正琢磨去。

这样的一个逻辑框架或者逻辑思维的起点就是问题和思路。城市的发展和管理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要把什么样的事情办好,这是智慧城市逻辑框架的起点。北京,环境问题、大气污染问题、交通拥堵问题,大城市带来的生活紧张的问题,大家都很紧张。所以大家都知道,对我们31个省会城市的宜居排名,全国排名北京是倒数第一。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就是在这几个问题:污染问题、交通拥堵还有大城市带来的节奏快、焦虑紧张当然就不幸福、不宜居了。所以智慧城市就应该从城市建设和发展、管理这些方面主要的问题和这些问题究竟是什么事,从这个角度出发,这是它的逻辑起点。

起点有了,我们假定说是,不管是交通问题还是大城市的问题,那么第二步就是要确定分析这个问题的一个系统,要确定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的边界把它确定下来,把系统里面涉及的主要要素确定下来,把关键的问题点确定下来,这些问题是由什么因素确定的,把它弄清楚。在梳理的过程里面我们就围绕着问题和思路就构成一个系统,构成了系统边界,构成了系统之间主要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的一个模型。就是这个问题怎么形成的,我通过要素分析把它形成起来,只要把形成问题的模型构成了,那么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有了。因为不知道问题形成原因那么解决问题就会事倍功半。也许能解决但是没有抓到根上。所以这是第二步,要形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不仅是确定边界,而且确定了里面解决问题的模型。我再说一遍,解决问题的模型是从问题形成的模型出来的,但是这两个不是一个东西。但是前后次序是这样的。这是逻辑关系。这个出来以后我们就看,谁在解决这个问题里面负主要的责任,就是主体是谁。所以我们确定主体,这个主体既有我们相应的主管部门、运营的主体以及构成这个问题形成的相关的市民,不同主体我们要找出来,然后通过解决问题的模型来看各个主体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流程把这样的责任能够确定下来。也就是说,我们解决这个任务的流程在模型里已经解决了,但是流程有了还有相关的主体承担,所以下面一步就是要把主体确定下来。当然主体里面其中最关键的主体就是谁是牵头的。其实今天几乎没有一个主管部门是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的,但是我们要根据前面的梳理来确定谁来牵头这件事情,然后根据各自职责把相关主体责任清晰化。

第四步要确定技术的框架体系。因为要解决问题一定要通过信息系统解决,所以我们这个信息系统就要把它的框架确定下来,处理网络资源、信息资源,相应的软件,把这样的技术框架确定下来。

第五步,我们要把相应的制度、标准、技术规范确定下来。因为我们经过这样的分析以后,差不多有个普遍的规律是,和原来的制度一定是有矛盾的。原来的制度一定是有缺口的。基本上只要做这样的分析,这个结论是肯定的。所以我们要有制度来把新的流程和新的责任用制度给它确定下来。因为这个系统是跨部门、跨层级、跨了很多东西,所以我们需要有大家认可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来实现它。

这样的五步走下来,大体上一个智慧城市的框架就差不多构成了。构成之后我们还要有什么样的机制、谁来运作它?这个是在智慧城市里面不同的内容可能会有不同的方式。尽管今天大家都十分关注PPP这个方式,其实它下面还有子类型的,PPP是个大框架,里面是有很多子类型的。所以根据事物本身来看,在这个过程里面究竟用什么机制,政府方花多少钱,受益方花多少钱,运营方在里面掏多少钱,把这个机制确定下来,再把谁来负责系统的运行维护确定下来,这样基本上这六条过来,我们就有一个逻辑的循环。但是这个循环还有一个缺口,就是我刚才说的新和旧,因为智慧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始终会有新的技术和需求,它是动态变化的。我们做的过程里面究竟是不是符合实际也是需要不断的评价,所以说一定要有评价、有反馈。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是反馈。所以我们要对相应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技术、需求和现在做的事情要有进行评价、要有反馈。我觉得这个逻辑框架就基本完成了。

第三部分,总体设计和事情往前走的时候对照这个逻辑框架怎么看。

智慧城市的总体规划也好、总体设计也好,它的逻辑起点还是事物本身,是对这个城市在今天的认识水平下,或者今天我们要办的很多跟智慧城市相关的事情,在具体的事情分析之上来形成总体设计。而不是抽象的拿出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战略目标,对着这个战略目标形成总体设计。因为这两个,也许最后看起来差距不大,但是有一个重要的,由于路径不一样它可能会产生一个重要的不同。按照一个个问题事物起来的,确定下来,它可以做。因为城市的功能、城市要解决的问题几乎大部分城市都是一样的,最后这个逻辑大家都是一样的,然后你又没有解决了具体的问题和相应的逻辑思路的完成,所以你确定下来以后是找该怎么落实。那种思路,从一个个具体事物和问题分析起来的,你汇总起来以后下面怎么做就已经有了。也许最后文字上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上不一样。所以上智慧城市的总体规划是我们对问题分析和把握的能力,我们能把握到什么程度就做到哪,不要对着一个逻辑的城市框架和城市功能去讲。因为这样最后很可能变成规划规划墙上一挂,总体设计压根儿不是总体设计。因为讲到设计那就是工程上可实现的才叫总体设计。在我的概念里面永远是如此,讲到设计,不管是总体还是怎么样,但一定是工程上可实现的。凡是工程上不实现的,你叫什么都没关系,但是对于我来说它一定不是总体设计。

可能具体做的会更关注我们今天做的事情和这个之间是什么关系。其实我们今天是很难,既使是我说过了,智慧城市的逻辑起点是对照问题和事物去做的,我们也很难在实际做的时候是按这个问题和思路去做。而是在我今天各个部门要做的、已经做的和还要做的事情为出发点,这是现实情况,几乎各个城市谁都没法儿避免,对于绝大部分事项来说永远是这样的,今天已经做的和具体的部门出发,这个问题客观存在,你改变不了的。那么怎么办?因为他这样做和我刚才说的逻辑思路之间是有矛盾,这点毫无疑问。所以第一我认为我们还得这样做,因为所有的设计,这个历史是斩不断的,永远是这样延续过来的。除了我们原来做过的之外,我们得认真看一下,这样继续往下做的话,对照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譬如说挂号系统,挂号系统我这样做了,对于我们要解决的就医难的问题究竟起什么作用。做什么事情才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做,不是为今后解决这个问题增加了麻烦。我们要认真的这样去想,你做再小的事情也要为智慧城市的整体,或者说为这个问题整体的解决做正努力。如果说你做这件事情,尽管现在看起来是会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它可能会成为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负作用的时候,那我一定要把它避免掉。今天我们实际上在各个部门往前做的时候这两种可能都是存在的,一种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再发展下去就会综合的解决这个问题起到作用;一种是你做的好了、强化了,可能对解决这个问题带来新的障碍。这两种可能都有。而且我们很多人只要想这个问题就一定会想得到什么是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而不产生障碍,当我们真正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好,我要说的就是这三点,谢谢大家!

(杨学山,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