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赛迪智库专家张莉: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加速发展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数字中国建设发展进程报告(2019年)》(以下简称“《报告》”)。在数字经济方面,《报告》指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这是对2019年数字经济形势进行的客观梳理总结。事实上,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冲击的大背景下,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不仅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成为推动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01数字经济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过程中“大放光彩”

以 4G\5G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提供坚实基础。无论在抗击疫情中的解决医疗医护需求、无人医疗、健康监测、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等场景,还是在满足人们宅家生活的远程办公、远程教育、泛游戏、泛视频和云化类等场景,以 4G\5G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都提供了最为坚实的支撑。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发挥重大作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在抗击疫情中的疫情态势分析、物资保障调度、发热检测、物资投送、疫苗研发、病毒溯源方面和复工复产的态势追踪、人员流动情况、运输调度方面都大显身手,起到关键作用。

互联网和电商产业极大降低了疫情负面影响。 “无接触配送”服务、在线问诊、直播教学、互联网办公、远程即时维修等线上服务方式极大降低了疫情对生产力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为非常时期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02疫情背景下数字经济正迎来“井喷式发展”

国家建立健全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大幅优化。2020年以来,中央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密集部署加快“新基建”,明确提出加快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同时,高度重视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在4月9日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和5月1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均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此外,5月30日发布的《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明确提出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投资尤其是对新基建的投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数字经济发展系列举措。这些政策和举措均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企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型,产业数字化进程提速。新冠疫情重创商业地产、餐饮、影院、旅游等带有服务属性的线下门店业态,但与此同时,短视频、游戏、在线教育、生鲜等众多线上商业生态迎来了短期的爆发式增长机遇。冰火两重天的现实倒逼传统企业反思并加速线下与线上业务的融合,有调查显示,疫情期间约40%的餐馆尝试开拓线上外卖,云卖房、云卖车、云上市、云发布甚至云演唱会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产业数字化进程明显提速。

各方对于数据的理解和期待大幅提高,数据的价值不断释放。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数据和信息成为关键要素。数据是政府掌握疫情动态精准施策的“指南针”,是互联网企业和专业开发者推出防疫APP服务的“源动力”,是科研机构破解病毒研提治疗方案的“金钥匙”,是广大民众实现知情权和加强自我防护的“透视镜”。在产业数字化进程中,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突破性意义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深刻理解,数据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价值不断释放。

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优势全面体现,人工智能需求旺盛。面对新冠病毒,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助力病例筛查、药物研发,智能机器人承担消毒、送药、送餐、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工作,大大降低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在疫情阻击战中体现出诸多人力所不能及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在物流配送这一无论对传统经济还是数字经济都具有极其重要战略意义的领域,在疫情导致纯粹人工运输和配送模式捉襟见肘的特殊时刻,无人驾驶、机器人配送尚做不到“临危受命”,这既是一种技术发展滞后于需求的遗憾,更折射出人类社会对于人工智能的需求愈发旺盛。

数字经济彰显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全球数字经济或将掀高潮。新冠疫情充分证明,一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社会的打击不亚于一场局部战争。但是,在党和国家系列强劲举措下,再加上数字经济的韧性“补位”,这次疫情已得到较好控制。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出现新冠疫情,其波及范围和最终影响到底如何尚无法确定,但是鉴于数字经济助力抗疫的重大作用,全球或将重新审视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掀起一轮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高潮。

03发展数字经济需要牵住几个“牛鼻子”

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和技术发展是当务之急。着力推进通信网络、大数据、5G 等数字基础设施和新技术的发展,高标准推动传统宽带网络、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传统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解决不同省市不同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基础设施水平差距大的问题,积极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提高数字资源交互效果,为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深化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如同农业时代的土地、劳动力,工业时代的技术、资本,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政府作为掌握海量公共数据的主体,应支持在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研究分级分类公共数据开放策略,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体制机制,加快推动社会各方开发利用公共数据资源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最大程度释放公共数据的潜能。对于互联网企业、电商平台等采集的数据,应建立健全数据流通、平台经济、数据反垄断等相关立法,明确数据流通涉及的产权、定价等交易环节,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共享相关行为,规范平台各相关主体的权责,为数据流通创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同时,要加快推出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切实加强对个人数据的保护。

强化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是现实所需。引导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推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升级,实现数字经济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叠加和倍增效应。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向重点行业的渗透应用,加快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交通、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智能经济应用发展。

开展数字经济相关基础性研究是固本之源。数字经济是全新事物,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点,使用传统经济学理论加以解释和指导已不能完全奏效,急需开展基础性研究。应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中心加强对相关理论、技术和实操等方面的研究,在数据产权、竞争理论、企业组织、组织管理、产品定价等领域加快取得突破性成果,同时也可锻造一批基础理论功底深厚、研发技术过硬的数字经济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

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大势所趋。以数字丝绸之路跨境电商为依托,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互联互通,实现数字流与信息流的互联互通,连接各个国家的核心生产要素和优势资源。加强与国际社会在智能化研发、智能化产业、智能化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加强对数字经济国际规则的研究,提升我国话语权。